默萧

笑傲着祈祷生活,青春作伴好还乡;聆听文字的温暖脉搏,在星光斑斓下轻声呢喃;坐禅天地间,顿悟四然中;默觉流忆里,雨乱纷萧萧。 ▏BY : 默萧

记忆机制中的“必要难度”原理一探

一方面是反复操练的记忆“提取”操作,另一方面是不断累积的对内容的细节和相关网络信息的记忆“存储”,便构成了“必要难度”原理的内在机制。

口头上讲,这个原理大致认为人类记忆时存在两种类型——存储优势和提取优势,而与常识相反,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阳志平在《超一流作家的写作利器:用卡片提升创意的密度》一文中认为,通过设置较长的时间间隔来记忆——白天的课堂笔记到晚上或者第二天再写笔记——就是一种“困难地存入”会记得更好并真正学会。我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通过设置时间间隔进行回忆记忆本身就是一种提取!以他的例子论,正是有了白天在课堂上的听课存入,才可能有晚上或者第二天的笔记的提取,这个例子本身并没有丝毫表明“难存入”的意味,反而是在阐述“难/反复提取”有利于增强记忆强度!正如有人提出在学习或是听讲座、搞活动之后花上几分钟时间在脑海里快速总结一遍,有利于增强理解加深印象,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至于“必要难度”原理内的两方面机制之二,我认为便是“组块”记忆。在阅读心理学中有“信息驱动”和“概念驱动”两个说法,前者指阅读过程中文本的知识进入大脑的驱动过程,后者指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以篇章图示的方式存储并与外界信息进行主动交互,而阅读的过程便是文本知识驱动进入大脑,受到脑海里原有的呈篇章图示状态的知识的驱动而通过筛选、匹配、比较、融合种种操作,形成新的(原有基础上)篇章图示——而这些篇章图示正是“组块”,也是我们认知与记忆的基础。“必要难度”原理的两方面原理之二,便是立足在“组块”基础之上对“组块”演变积累过程的一种再现。

至此,便是记忆机制的一些小猜测。

评论